林改动态2017年第13期

bt365网址比分网  http://lgs.forestry.gov.cn2017年06月02日来源:林改司(木行办、产业办)
【字体: 打印本页

林改动态2017年第13

531

各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典型案例

(二)

 

一、湖南省怀化市实施“三大三化”改革思路

怀化市是南方重点集体林区,该市按照“整合大资源、培育大产业、开拓大市场,推进林业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货币化”(简称“三大三化”)的改革思路,实施以明晰产权为基础的多项改革措施,推动林业快速发展,实现“六起来”。

(一)明晰山林产权,让林业基础“实”起来。采取政府主导、林业主抓、林农主为的运作机制,累计完成林权换发证外业核实284万宗地、2988万亩,发证276万宗地、2942万亩,全市林权换发证率达97%以上。推动山林股份制改造,对集体山林实行“分利不分林、分股不分山”,引导林农采取资金、技术、土地入股的形式,发展股份制经济,成立股份制林场300个、股份制林业基地120个。引导林地流转,形成了承包、股份合作、租赁、转包互换、托管等5种林地流转经营模式,累计流转林地260万亩。

(二)拓展林改思维,让林业产业“活”起来。一是发展林下经济。引导林农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形成了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采集和森林景观利用四大类林下经济模式,及林笋、林药、林菌、林菜、林禽、林畜、森林旅游七大林下经济业态。二是开展林权抵押贷款。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的指导性意见》等文件,加大对林业的贷款支持力度,累计发放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30多亿元。三是推进林业精准扶贫。按照“资金跟着贫困对象走、贫困对象跟着能人走、能人和贫困对象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的思路,探索资金到农户、农户跟能人、能人带项目、项目到产业、产业跟市场的扶贫新路子,实现林农脱贫11.2万人。

(三)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让林业发展的火车头“强”起来。采取“一品组一社、一村建多社”的办法,引导林农建立以劳力、技术、资金、土地入股的多种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已建立林业专业合作社644个。支持林农成立各种林业专业协会,由协会为林农、企业提供信息、技术、市场等服务,已成立专业协会260多个。制定《家庭林场认定标准》,鼓励和支持林农利用林业资金和项目发展家庭林场,已建立规范化的家庭林场178个。实施政府购买服务,引导社会力量成立工程设计、造林护林、病虫防治、种苗花卉等多种民营专业服务组织,已成立林业专业服务组织186家。

(四)打造服务平台,让服务林农的效率“高”起来。各县(市、区)建立林业产权交易中心,提供产权拍卖、信息发布、许可验证等综合服务。在全市375个乡镇设立林业服务窗口,在530个重点林业村建立林业服务代办点,实现零距离服务。各县(市、区)设立林权登记管理中心,建立规范统一的林权登记管理制度。采取“政府引导、国有控股、民资参股、合作共赢”的方式,以政府配置土地、国有林业资产参与为基础,探索在市本级和会同、沅陵、洪江等县市区成立林业投资公司,引导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进入林业。

(五)改革管理体制,让林业部门职能“顺”起来。各县(市、区)林业局内设机构、基层林业站、木材检查站、林业公检法、林业要素市场,按照每6000亩(沅陵县7500亩)林地核定1名编制的标准,核定编制总额,将全市5000多名林业行政事业人员全部纳入了财政供养。整合资源林政、森林公安、野生动植物保护、种苗、木材检查站等单位的行政执法职能,成立林业行政综合执法大队,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

二、福建省顺昌县完善林权收储担保机制

为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拓宽林业融资渠道,顺昌县创新林权收储担保机制,促进林权抵押贷款工作顺利开展。

(一)整合服务机构,明确职责。县林业局依托县国有林场成立了“顺昌县顺林林木收储中心”,为林农林权抵押贷款提供兜底担保。由县政府提供500万元前期启动资金,并以县国有林场36万亩林地林木资产为担保,将县林业局下属的森林资源调查设计中心、森林资产产权交易中心、县属国有林场、县农村信用联社等整合成立“顺昌县林业金融服务中心”,主要承担全县林权抵押贷款对象的林权证审查、林木资源资产评估、会审向银行推荐贷款、林权抵押贷款兜底担保、出险抵押物收储处置等工作。中心内设林权评估岗、林权担保岗、抵押登记岗、贷款受理岗,统一入驻县行政服务中心,实行同一个窗口集中办公。

(二)完善规章制度,规范程序。出台了《顺昌县林业金融服务中心管理办法(试行)》《顺昌县抵押贷款林权担保收储办法》等文件,统一制作了林业、银行、贷款人“三合一”申请表和合同,进一步简化手续、规范程序,加强县林业金融服务中心内部管理和风险防范。

(三)明确抵押条件,普惠林农。一是明确抵押标的。明确可用于抵押贷款的林木所有权、使用权及相应林地使用权的各地类、林种。二是明确贷款额度。单户贷款额度为3万元至500万元;单笔担保额度不超过林木资源资产评估值的50%,幼龄林价值按参加保险的赔偿额(每亩600元)推荐担保贷款额度。三是明确贷款利率。执行利率不超过国家同期贷款基准利率1.7倍,保持最低利率。以农村信用联社贷款为例,由原来单一的一次性发放贷款,新增了无还本续贷、授信三年随贷随还、林权按揭三年、五年、十年、十五年贷款以及毛竹山抵押贷款等多种方式;贷款利率保持最低,如一年期贷款利率,月利率由原来的9.48厘降到现在的4.89厘。四是明确贷款期限。根据贷款人生产经营周期、信用状况和贷款用途等因素合理确定,最长期限不超过15年。

(四)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便捷服务。县林业金融服务中心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次性告知、一个标准执行、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的“五个一”运行模式。在评估环节上,抵押林权外业调查评估和金融机构贷前调查同步进行,5个工作日内完成。在担保环节上,建立林权抵押贷款分级授信审批制度,由林业金融服务中心直接向信用联社呈报材料,信用联社实行当日收件、当日审批。在放贷环节上,在与申请人签订相关协议后,贷款金额100万元以下的2个工作日内贷款到账,100万元以上的3个工作日贷款到账。林农从申请贷款到贷款发放,只需往返窗口2次,15个工作日内便可贷款到账。

(五)筑牢五道防火墙,有效防控风险。一是防控评估风险。指定由县国有林场宝山伐区调查设计中心承担林权抵押贷款资产评估业务,防止虚评、假评、高评。二是防控担保风险。以县国有林场36万亩林木作价12亿元人民币作为全县林权抵押贷款的兜底担保,让银行放心投放贷款。三是防控监管风险。发挥县国有林场230多名护林员的作用,对全县每个村抵押林木资产进行管护,林业部门把好采伐审批、林权变更、林政执法等关口,防范乱砍滥伐等人为破坏风险。四是防控自然风险。各乡镇(街道)及国有林业企事业单位的230万亩商品林全部投保森林综合险。五是防控处置风险。对出险的抵押林木资产,采取公开拍卖形式,实现出险抵押林木资产快速处置。若抵押物拍卖流拍,由林木收储中心进行兜底收储经营,实现林权资产变现,确保及时还贷。

三、安徽省黄山市做大做强江南林业产权交易所

黄山市把推进江南林业产权交易所建设作为促进生态建设和发展林业产业的重要抓手,加强领导和政策支持,着力打造立足黄山、面向全省、辐射全国的综合型现代服务业平台。

(一)加强政策支持,规范林权流转。市委市政府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做大做强江南林交所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一是市政府出台了《黄山市林权流转管理办法(试行)》,要求“国有和集体林权交易应当在全市统一的林业产权交易机构中公开进行,不得场外交易。各区县原有的林业产权交易机构应当以会员制形式加入江南林业产权交易系统”。二是市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林权抵押贷款规范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评估工作的意见》,要求“贷款金额在30万元以上(含30万元)的林权抵押贷款项目,由江南林业产权交易所组织符合资质要求的评估机构统一进行评估”。三是市林业局印发了《国有林场商品材采伐销售集中招投标的通知》,要求“国有林场商品材采伐销售必须在江南林交所招投标。”四是市政府办公厅在《黄山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办法的通知》中明确,“全市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古民居等农村产权交易”由江南林交所统一组织进行。

(二)积极增资扩股,开展会员合作。江南林交所通过增资扩股、招大联强,注册资本金由最初的150万元增至目前的1亿元。黄山市融资担保有限公司、黄山市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和黄山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代表黄山市政府持70%国有股份,北京东方园林股份有限公司持30%法人股份,形成混合所有制企业运营模式。林交所与安徽省信用担保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业务领域、战略投资入股等方面的具体合作事项正在进一步洽谈。林交所以会员制形式促进林权交易体系建设,吸纳本市和本省会员40多个,并分别与本市7个区县和全省15个地市林业局签订合作协议。

(三)完善交易平台,拓展市场功能。江南林交所积极推动林业产业与互联网有效对接,以“交易所平台+互联网金融”为主要业务形态,打造全国性公开有效的林、农相关资源要素网络交易市场,实现产业和金融的深度融合,计划建立“3+1”业务板块,即林农苗交易板块+大宗商品交易(茶叶)板块+大宗商品交易(名贵木材)板块+互联网金融。截至目前,共完成农村产权交易95宗,成交面积33391.2亩,成交金额9139.1477万元。

四、江西省赣州市探索形成“五统一分”经营模式

赣州市以积极稳妥推进林地流转为突破口,探索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油茶产业,总结出“五统一分”经营模式,受到林农的普遍欢迎。

(一)“五统一分”经营模式的内涵。在政府引导下,以村、组为单位,由村委会牵头或由当地能人发起组织成立油茶种植联合体,在林农自愿的基础上进行联合,把林农各自的林地统一整合起来,相对集中连片开发。根据油茶建园要求,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整地、统一购苗、统一栽植、统一抚育,分户经营”。

(二)“五统一分”经营模式的具体做法。统一规划,即由林业主管部门专业技术人员到现场统一规划、设计,并进行技术培训;统一整地,即使用机械按设计标准统一整地,提高工作效率;统一购苗,即统一到省定点育苗单位采购高产品种优质苗木,确保使用良种壮苗造林;统一栽植,即集中组织劳力统一整地后,施足基肥,组织农户或聘请专业队伍按栽植标准定植;统一抚育,即油茶栽植以后,根据油茶幼林抚育技术规程,集中组织劳力,统一抚育;分户经营,栽植后分户至各户经营管理。寻乌县南桥镇下廖村采取“五统一分”模式,吸纳10个小组3741559人,连片营造油茶面积4500亩。于都县采取“五统一分”模式,组织8000余户、4万余人参与油茶产业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全市采用“五统一分”经营模式种植油茶面积达10.5万亩。

(三)“五统一分”经营模式的成效。一是解决了统一规模经营问题。林权制度改革后,林地碎片化问题突出,“五统一分”经营模式将碎片化林地连片集中起来,实现了规模经营。二是解决了集约经营问题。实行“五统一分”经营模式,林业部门派出技术人员开展统一技术培训,提高了油茶造林、抚育、施肥、修剪整形等环节的生产经营水平。林农也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基地内油茶林可实现集约经营。三是解决了基础设施建设协调难、施工难问题。林地分包到户后,占用林地修建道路、灌溉设施等基础设施,协调工作难度大。“五统一分”经营模式惠及千家万户,大家都企盼早日通路、通水,主动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四是降低了林地开发和经营成本。“五统一分”的“五统”,保障了开发施工标准和质量,降低了开发、施工、采购、组织管理成本,提高了经营油茶的经济效益。五是解决了林农担心林权因流转而丢失的问题。在一些地方,林地被流转后,因流转期限长,不少农民担心林权可能丢失。“五统一分”林权不需流转,各家经营各家的地,农民吃了“定心丸”。六是解决了偷盗问题。“五统一分”模式使得家家户户都有油茶林,而且相互照看、相互帮助,防盗问题迎刃而解。